欢迎访问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武汉体育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省首家公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运动

发布时间:2025-06-27 作者:武汉骨科医院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中老年朋友会感到体力下降关节僵硬,甚至出现慢性疼痛。为了保持健康,不少叔叔阿姨开始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并尝试运动锻炼。

但如何科学运动,才能真正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呢?今天,我们就从运动医学角度,为您解析中老年人运动的正确方式。

 

 
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image.png

图片来源网络

1.心血管系统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内脏各器官的功能仍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体育锻炼使心肌纤维增粗有力,冠状动脉供血量增多,从而使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改善,增强心功能。6个月锻炼可使最大摄量提高20%。

2.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储备功能在30岁之后开始退化,60岁后退化明显。3个最重要的变化是:肺泡体积增大、弹性降低、呼吸肌功能下降,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和扩散能力,影响氧的运输和交换。经常运动使呼吸肌强壮有力,保持肺组织弹性及胸廓的活动度,保持和增强通气量和换气功能,减少老年肺气肿的发生,膈肌活动度也明显增大。

3.肌肉和骨骼系统

人的肌力在25岁到30岁时最好,以后缓慢下降。40岁以后下降加快,65岁时下降20%。老年人经过锻炼,仍可使肌肉的适应性加强、血液循环及代谢改善动作的耐力、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得以改善,并延缓肌肉萎缩,延缓骨质疏松、脱钙等老化过程。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增生,韧带和肌肉退化,经常运动可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以及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可延缓关节的退行性变化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虽然知道运动对健康有益,但不少中老年朋友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上犯难。其实,只有选择适合自己性格、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才有可能持之以恒。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性格特点,选择更易坚持的运动:

1.性格开朗、喜欢社交
→ 广场舞、门球、太极拳集体班、健步走俱乐部

2.性格安静、喜欢独处
→ 游泳、瑜伽、八段锦、散步

3.容易急躁、情绪波动大
→ 太极拳、气功、钓鱼、书法(动静结合)

4.关节不好、体力较弱
→ 水中行走、坐姿健身操、康复训练

 
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中老年人身体的各系统器官功能有所降低,身体素质下降,容易疲劳,运动后恢复较慢。因此进行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按照个人情况进行系统性锻炼。

1.全面、定期检查

了解锻炼前、锻炼中和锻炼一阶段后的健康状况、疾病变化及各脏器的功能水平,特别要注意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变化,确保锻炼的安全性。

2.低强度、短时间

选择运动时间不过长、强度不太大的全身性体育活动。活动应包括各个关节的肌群,动作要有节奏,速度宜稍缓慢。用2周时间观察其反应,可能会有几天的肌肉疼痛劳累等反应,但可很快消失。适应后再小幅度增加运动量,再经过一段适应期,呈波浪式渐进,不要追求直线增加运动量。老年人不宜做举重、快跑等快速度、重体力的活动。

3.做好热身和放松

运动前做5-10分钟关节活动(如转动手腕、踝关节、颈部放松)。运动后适当拉伸,减少肌肉酸痛。

4.注意身体信号

如出现胸闷、头晕、关节剧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5.坚持规律运动

每周锻炼3-5次,以微微出汗、呼吸稍快但不喘为宜。

image.png

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提醒
<svg style="display: block;" viewbox="0 0 19 18" xmlns=""></svg>
这些患者要注意!
  • 骨质疏松患者:避免跳跃、剧烈扭转,推荐游泳、快走。

  • 膝关节疼痛者:减少爬山、爬楼梯,可选择水中运动或骑固定自行车。

  • 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

image.png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咱们中老年朋友来说,科学、合理、持之以恒的运动,是保持健康活力、提升生活质量的“金钥匙”。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安全、快乐地动起来!祝您身体倍儿棒,生活精彩!
专家名片
 

Expert Business Card 

李照文1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
预约挂号
就医须知
住院须知
门诊安排
来院导航
医保服务
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