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我院脊柱外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朱凌前往华中师范大学社区为现场居民及大学生带来了主题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及预防”的精彩讲座!
讲座现场,朱医生与前来参加讲座的居民进行了互动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
朱医生强调,我们总说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但是其实这种观念应该改正。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轻时期骨量的积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好的骨骼健康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据数据显示,在青春期结束时,相同年龄、相同身高的少年脊柱中的骨量可相差两倍。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生活方式等。骨骼大小和强度的60%~80%由遗传性因素决定,其余20%~40%由生活方式决定,后者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优化。
钙、维生素D、蛋白和其他微量物质等营养要充足。钙质是最基本的营养需求,80%的钙来源于乳制品,其他包括蔬菜、坚果、豆腐等,在很多情况下,钙的摄入量是不够的。
就维生素D而言,建议青少年每日的摄入量为600IU。因为维生素D对所有年龄的骨骼生长很重要,它帮助钙吸收、抑制钙排泄和促进钙在骨骼沉积。维生素D最主要来源是皮肤受日光照射后合成,除此之外,肝、富含脂肪的鱼、蘑菇、鸡蛋等少量的食物富含维生素D,部分奶制品人工增加维生素D的含量。
1、远离烟草。吸烟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远离一手烟和二手烟。
2、禁止饮酒。
3、少饮咖啡。研究发现,每天3杯咖啡的成人骨量会显著降低。
4、不喝碳酸饮料。碳酸减少对牛奶的摄入,抑制钙吸收。
5、规律作息时间。
各位!
千万不要拿年轻的身体当本钱!
早早注意骨量的“补充”,
年纪大了之后你会尝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