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回顾
“我有高血糖??不可能啊?我前两年都没有的……”
年逾70岁的范老师是我院针灸康复科的老朋友,腰腿疼痛时,总会前往针灸康复科利用中医手法进行缓解和治疗。
这次因为同样地问题再次来到医院,却不料在常规检查中查出高血糖。范老师看到自己的血糖值后突然慌了起来,忙问彭特医生,“我怎么会得这个病呢?我这本身来看腰腿病的,竟然查出高血糖……”
第一天血糖8.9—9.9,第二天12.9—13.1,范老师的心理包袱又重了。平常除了偶尔会有低血糖以外,范老师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过血糖高的症状。
由于血糖异常,针康科主任张齐娟迅速安排内科副主任周诗晶前来为范婆婆会诊、检查。张主任、周护士长、彭医生每天都在安慰范婆婆,为她提供健康疗养食谱,提醒她高血糖日常应该注意什么。在医院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范老师心里很感动。
范老师很时髦,朋友圈里转载、原创了很多条信息。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糖后,在微信上发了一小段抒发感情的文字,周护士长在下面回复道,“范老师,别背思想包袱,加油!”
医生和护士的声声宽慰,都让范老师打从心底的觉得感动。小编认为,这才是医患关系该有的样子!医生认真负责,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患者尊重医生,寥寥数语都能够让人心生温暖。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这是三高现象,在目前社会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也是多发性的疾病,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提高,食用的油脂多,运动量的减少,引起身体代谢异常的病变。
1
调节饮食
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及营养成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强度来制定。另外,还应限制酒精、食盐、高胆固醇食物、脂肪和糖的摄入。经临床验证,每餐七成饱为适宜,超量则会使血糖升高。同时食品结构应合理(多样化)。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己的体重减轻5~10%,就能够显着地改善血糖情况。另外,选择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也有助于血糖达标。
2
多运动
这里的运动并不是盲目的运动,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本质与情况来选择的运动,每天保持适宜强度的运动量,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慢跑、快走等等。
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
还应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运动应当掌握运动的时间,适宜的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如果不运动,血糖会升高不下。
3
自我放松与情绪调节
自我放松可以很好的缓解生活中所带来的压力,使身体的血糖下降到安全水平,学会自我的情绪调节不仅可以增加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克服恐惧、消极等不良心态,还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研究表明,当人的情绪发生急剧变化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促使肝脏中的糖元释放进入血液,以提高血糖,满足大脑等重要器官能量的需要。
4
增强免疫力
感冒、发烧等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的增多,这将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尽管这种变化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却不利于您的血糖控制。因此,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您的胃口不好,吃的较少,仍然需要继续用药来控制血糖,有时甚至还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在患病期间,具体该怎样办,您需要去征求医生的建议。
5
定期检测血糖
增加血糖检测频率,超过了医生为您制定的血糖范围时,您就需要每两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降至正常为止。